赵彦深私问计于秘书监源文宗曰:“吴贼侏张,遂至于此。弟往为秦、泾刺史,悉江、淮间情事,今何术以御之?”文宗曰:“朝廷精兵,必不肯多付诸将;数千已下,适足为吴人之饵。尉破胡品德,王之所知。败绩之事,匪朝伊夕。国度报酬淮南,失之同于蒿箭。如文宗计者,不过专委王琳,招募淮南三四万人,民风相通,能得死力;兼令旧将将兵屯于淮北,足以恪守。且琳之于顼,必不肯北面事之,明矣。窃谓此计之上者。若不推赤忱于琳,更遣余人制肘,复成速祸,弥不成为。”彦深叹曰:“弟此策诚足制胜千里,但口舌争之旬日,已不见从。时势至此,安可尽言!”因相顾流涕。文宗名彪,以字行,子恭之子也。
乙卯,齐以北平王坚录尚书事。丁巳,齐主如晋阳。
辛巳,上祀南郊;甲午,享太庙;仲春,辛丑,祀明堂。
六月,郢州刺史李综克滠口城。乙巳,任忠克合州外城。庚戌,淮阳,沐阳郡并弃城走。
帝尝问万年县丞南阳乐运曰:“卿言太子何如人?”对曰:“中人。”帝顾谓齐公宪曰:“百官佞我,皆称太子聪明睿智。唯运所言奸佞耳。”因问运中人之状。对曰:“如齐桓公是也:管仲相之则霸,竖貂辅之则乱,可与为善,可与为恶。”帝曰:“我知之矣。”乃妙简宫官以辅之。仍擢运为京兆丞。太子闻之,意甚不悦。
壬午,周太子趕纳妃杨氏。妃,大将军随公坚之女也。
壬子,周皇孙衍生。齐主游南苑,从官赐死者六十人。以高阿那肱为司徒。
齐师选长大有体力者为前队,又有苍头、犀角、大力,其锋甚锐,又有西域胡,善射,弦无虚发,众军尤惮之。辛酉,战于吕梁。将战,吴明彻谓巴山太守萧摩诃曰:“若殪此胡,则彼军夺气,君才不减关羽矣。”摩诃曰:“愿示其状,当为公取之。”明彻乃召降人有识胡者,使唆使之,自酌酒以饮摩诃。摩诃饮毕,驰马冲齐军。胡挺身出陈前十余步,彀弓未发,摩诃遥掷铣鋧,正中其额,应手而仆。齐军大力十余人出战,摩诃又斩之。因而齐军大败,尉破胡走,长孙洪略战死。
三月,己卯,周太子于岐州获二白鹿以献,周主诏曰:“在德不在瑞。”
己卯,齐北高唐郡降。辛巳,诏南豫州刺史黄法□徒镇历阳。乙酉,南齐昌太守黄咏克齐昌外城。丙戌,庐陵内史任忠军于东关,克其东、西二城,进克蕲城;戊子,又克谯郡城。秦州城降。癸巳,瓜步、胡墅二城降。帝以秦郡,吴明彻之乡里,诏具太牢,令拜祠上冢,文武羽仪甚盛,村夫荣之。
癸丑,程文季攻齐泾州,拔之。乙卯,宣毅司马湛陀克新蔡城。
壬戌,周遣司会侯莫陈凯等聘于齐。
甲子,南谯太守徐槾克石粱城。蒲月,己巳,瓦梁城降。癸酉,阳平郡降。甲戌,徐槾克庐江城。历阳窘蹙乞降,黄法□缓之,则又把守。法□怒,帅卒急攻,丙子,克之,尽杀守兵。进军合肥,合肥朔旗请降,法□禁侵掠,抚劳守兵,与之盟而纵之。
治明堂。
癸亥,黄法□克合州。吴明彻打击仁州,甲子,克之。
庚辰,齐遣崔象来聘。
八月,乙未,山阳城降。壬寅,盱眙城降,壬子,戎昭将军徐敬辩克海安城。青州东海城降。戊午,平固侯敬泰等克晋州。玄月,甲子,阳平城降。壬申,高阳太守沈善庆克马头城。甲戌,齐安城降。丙子,左卫将军樊毅克广陵楚子城。
癸卯,前巴州刺史鲁广达与齐师战于大岘,破之。
太子好昵近小人,左宫正宇文孝伯言于周主曰:“皇太子四海所属,而德声未闻。臣忝宫官,实当其责。且春秋尚少,志业未成,请妙简君子,为其师友,调护圣质,犹望日就月将。如或不然,悔无及矣!”帝敛容曰:“卿世载梗直,竭诚所事。观卿此言,有家风矣。”孝伯拜谢曰:“非言之难,受之难也。”帝曰:“君子岂复过卿!”因而以尉迟运为右宫正。运,迥之弟子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