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寅,齐大赦。
齐主言语涩呐,不喜见朝士,自非宠私昵狎,何尝交语。性懦,不堪人视,虽三公、令、录奏事,莫得俯视,皆略陈大指,惊走而出。承世祖奢泰之馀,觉得帝王当然,后宫皆宝衣玉食,一裙之费,至直万匹。竞为新巧,朝衣夕弊。盛修宫苑,穷极绚丽。所好不常,数毁又复。百工土木,无时歇息,夜则然火照作,寒则以汤为泥。凿晋阳西山为大像,一夜然油万盆,光照宫中。每有灾异寇盗,不自贬损,唯多设斋,觉得修德。好自弹琵琶,为《无愁》之曲,近侍和之者以百数,官方谓之“无愁天子”。于华林园立贫儿村,帝自衣蓝缕之服,行乞其间为乐。又写筑西鄙诸城,令人衣黑衣攻之,帝自帅内参拒斗。
乙卯,齐主还邺。
先是,周主独与齐王宪及内史王谊谋伐齐,又遣纳言卢韫乘髍三诣安州总管于翼问策,余人皆莫之知。丙子,始召大将军以上于大德殿告之。
齐括杂户未嫁者悉集,有藏匿者,家长坐死。
太建七年乙未,公元五七五年春,正月,辛未,上祀南郊。
顷之,总与太子为长夜之饮,养良娣陈氏为女;太子亟微行,游总家。上怒,免总官。
丁卯,以司空吴明彻为南兖州刺史。
夏,四月,甲午,上享太庙。
冬,十月,己酉,周主自将伐齐,以越王盛、杞公亮、随公杨坚为右全军,谯王俭、大将军窦泰、广化公丘崇为左全军,齐王宪、陈王纯为前军。亮,导之子也。
乙亥,左卫将军樊毅克潼州。
庚申,齐宜阳王赵彦深卒。彦深历事累朝,常参机近,以温谨著称。既卒,朝贵典奥妙者,唯侍中、开府仪同三司斛律孝卿一人罢了,其他皆嬖幸也。孝卿,羌举之子,比于馀人,差不贪秽。
周主待坚素厚,齐王宪言于帝曰:“普六茹坚,边幅非常,臣每见之,不觉自失。恐非人下,请早除之!”帝亦疑之,以问来和。和诡对曰:“随公止是守节人,可镇一方。若为将领,陈无不破。”
周太子伐吐谷浑,至伏俟城而还。
十仲春,辛亥朔,日有食之。
齐主还邺。
齐主如晋阳。营邯郸宫。
闰月,车骑大将军吴明彻将兵击齐彭城;壬辰,败齐兵数万于吕梁。
太建八年丙申,公元五七六年春,正月,癸未,周主如同州;辛卯,如河东涑川;甲午,复还同州。
戊申,樊毅克下邳、高栅等六城。
齐王宪、于翼、李穆,所向克捷,降拔三十余城,皆弃而不守。唯以王药城关键,令仪同三司韩正守之,正寻以城降齐。
三月,壬寅,周主还长安;夏,四月,乙卯,复如同州。
辛巳,上祀北郊。
丁巳,周主如云阳。
丁卯,周主还长安。
壬戌,以王玚为尚书左仆射,太子詹事吴郡陆缮为右仆射。
甲寅,以尚书右仆射陆缮为左仆射。帝欲以孔奂代缮,诏已出,太子沮之而止;更以晋陵太守王克为右仆射。
庚子,齐以中书监阳休之为尚书右仆射。
周主将出河阳,内史上士宇文弼曰:“齐氏建国,于今累世;虽曰无道,藩镇之任,另有其人。今之出师,要须择地。河阳冲要,精兵所聚,极力攻围,恐可贵志。如臣所见,出于汾曲,戍小山平,攻之易拔。用武之地,莫过于此。”民部中大夫天水赵煚曰:“河南、洛阳,四周受敌,纵得之,不成以守。请从河北直指太原,倾其巢穴,可一举而定。”遂伯下大夫鲍宏曰:“我强齐弱,我治齐乱,何忧不克!但先帝昔日屡出洛阳,彼既有备,每用不捷。如臣计者,进兵汾、潞,直掩晋阳,出其不虞,似为上策。”周主皆不从。宏,泉之弟也。壬午,周主帅众六万,直指河阴。杨素请帅其父麾下前驱,周主许之。